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,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、爱国奉献、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怎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思考与实践。作为农业院校的老师,需要充分依托校本文化,培育知农爱农、强农兴农的新型农林人才。
一、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需要强化文化归宿感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”。 农耕文化的内涵是“应时、取宜、守则、和谐”, 这里既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,也体现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,而其中的核心是构建天地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。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像西方近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,构筑一种紧张的对立与征服感,我们更强调,“为之者人也,生之者地也,养之者天也”,人与自然之间始终是一种友好的息息相关的和谐共生关系,由此不仅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,更是确立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性。引导员工深入探索和理解农耕文化既有助于员工增强文化自信,又助于员工培养对土地与自然的热爱之情,知农方能爱农。
二、践行强农兴农使命需要强化劳动意识
强农兴农的使命不仅是一项崇高的使命,更是脚踏实地的一种精神,而要员工能担当起这项艰巨的任务,需要培育员工自身的劳动意识,去尊重劳动,热爱劳动,积极参与劳动。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助推器,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。马克思说,“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,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”,而人类就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完成自我实现的。要积极面对部分员工“学农不务农”的问题,鼓励员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,用我们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人自己的劳动故事激励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的员工,使员工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牢记初心使命,坚定理想信念。
文字:阮媛
审核:吴珊